普天之下_第十八章冬至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冬至㈢ (第1/3页)

    第十八章 冬至㈢

    冬至节,罢朝两日。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过了这一天,白天越来越长,预示着阳气回升,尽管这也意味着最寒冷的时候就要到了。冬至的具体时日需要根据阴阳岁差而定,对于新立不久的河西秦国而言,朝廷根本就没有司天监这个司衙,当然是由耶律楚材这个精通天文的大臣一手包办。

    河西的主要节日与中原类同,嵬名氏当政时,不仅效仿中原的制度礼仪、儒学和历法,就连岁时节令也照搬。这个节日,中兴府人也是相当重视的,人们更易新衣,备办着饮食,祭祀祖先,商铺也歇业。妇人小儿换上新衣,往来相互庆贺,一如新年。

    不过在大秦国泰安元年的这一个冬至节的清晨,城中男女老少皆往北城外涌去。因为这一天秦王要举办祭与阅武,朝廷允许满城士农工商皆可自由前往北门外的禁军驻地校场臂礼。

    在城门刚打开的时候,禁军就被汹涌涌来的百姓给吓住了,老少提携,将城门挤得满满当当,张士达与王好古两人费力地指挥着军士强行在人群中分出一条通道来。

    “国王是上天派到人间的活菩萨,没有他,怎能有我们穷苦人的好日子过。小的祝愿他能长命百岁!”有人对同伴说道。

    “呸!”这人刚说完就挨了别人一拳头“国王是应该当皇帝的人,那叫万岁!你祝国主百岁,是何居心?”

    “就是、就是!”旁边不相干的人纷纷附和,指摘着刚才那人的不是。那人看了看威风凛凛的禁军,又看了看脸色不善的身边人,吓得伸出了舌头。

    “喂。快看看,那就是我们书院的师兄凌去非,人家现在可是开国侯了。谁说书生就上不了战场?”说话地是一个戴着文士巾的学生,这么大冷天就他和少数同伴戴着头巾,想不让人注意都难。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必山五十州?”另一人摇头晃脑地说道,旋即又觉得很自卑“可惜在下不懂武艺。要不然也要到吾王军前效力,为国杀敌。要是能成为凌烟阁上…”

    这书生的感叹声很快被人群中嘈杂地声音给淹没了,又被拥挤的人群踩了几脚。

    “这不公平,为什么张木匠家的小子可以当兵吃粮,我就不行!”有个大汉指着禁军中的一个家伙气愤地说道“论力气,两个他也比不上我,论打架,从小他就不是我对手,论聪明。我还识几个字呢!”

    “陈兄弟气坏了身子也没用,人家姓张的当兵那会我大秦国还未立呢,那时人少,也没人知道被招去剿匪,会有这么个好前程。现在不一样了,朝廷兵部的大人们也挑三拣四。你家中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要都当兵了,谁还种地打铁做工匠呢?”另一人拍着那陈姓大汉地臂膀道,一边啧啧有声地感叹道“当兵真威风,看看那姓张的,那皮甲穿在身上狗模狗样的。见到咱们街坊,两眼就像长在脑袋上。听说他得到的赏钱,就比得上咱辛苦十年…”

    人群中士农工商皆有,也有外地而来的商人,这些cao着河北口音的商人们脸色各异,一边盯着进退有度威风凛凛的军士们,一边侧耳倾听着百姓们带着敬意的议论声。

    “来了!”几声鼓响之后。人们看到城内奔出两支人马。那时叶三郎的骁骑军与郭侃的神策军,这两支人马担当着引导。将通往北校场地道路清理干净。这两支轻骑军个个都是百中挑一的好手,弓在腰,刀在侧,手中又持着一杆铁枪,那枪头在冬日初升的太阳下闪着寒意。

    “一会演武时,你们神策军可别手脚发软哦!”叶三郎对并肩而行的郭侃道。

    “就怕你们骁骑军像妇人一般!”郭侃不甘示弱。这两人已经飙上了,相互竞争起来,这两人都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也都立下不小的功劳,既生瑜,何生亮?这也正是赵诚立这两支轻骑军地目的所在之一,有竞争才不会骄傲自满。

    “咚、咚!”九声鼓响之后,如众星捧月一般,赵诚在文臣武将的簇拥下,骑马出了城,曹纲率领一千亲卫军护卫在侧。

    “国主万岁!”不知谁带头呼道,道边两侧的军民皆高呼了起来,黑压压地跪拜了一大片。

    身着明亮铠甲的赵诚骑在宝马追日上,他的目光在两侧的人群中一扫而过,人群不由自主地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赤兔马真地老了,正在马厩里安度晚年,追日宝马正当是自由驰骋之时,如这冬至日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追日马载着赵诚接受万民的礼拜,似乎感受到主人心中的骄傲与自豪之情,高扬着头颅,发出几声清悦的欢鸣声。

    冬日将光线洒在赵诚的身上,斜斜地拉出一道长长的身影,年轻坚毅地额头写满豪情。一把长刀悬在腰侧,刀柄上地环首与铠甲碰撞也发出清悦的声音,似乎时刻等待着主人将刀锋拔出鞘,挥向任何一个敌人。

    “城外天寒地冻,百姓勿拜!”赵诚抬手道。他地声音平和,中气却十足,似乎奇异得可以让所有人都能听到。

    大金国皇帝的使者乌古孙仲端在礼部官员的陪同下,跟在长长队伍后面,这是他来中兴府第次见到赵诚,却无法上前搭话。他远远地盯着赵诚的脊背,心中感喟良多,他可以从百姓的脸上看到一个君王所能得到的爱戴,可以从肃立行注目礼的军士脸上看到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