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2回老御史为儿谋妇 (第4/5页)
闲话了会一儿,左右报酒席齐备,吴翰林就起⾝递酒定席,大家仍旧照位坐了。吃了半⽇,⽩公与吴翰林留心看杨芳举止动静,再不见杨芳开口话说,但问他话,就是杨御史替他答应,一时看不出深浅。 又吃了会一儿,吴翰林便送杨御史行令。杨御史谦逊了会一,方才受了,因道说:“酒也多了,只取红吧,一红一杯自饮。”吴翰林道:“太容易了,还要另请教严些。”⽩公道:“令既出了,如何又改,是只求添一底吧。”杨御史道:“这也使得。”因掷下,却只得个一红,止该一杯酒。左右斟上,杨御史吃⼲道:“就该个一红字吧,‘霜叶红于二月花’。”此时是十月初旬,正时自去红树,故杨御史说此一句,盖为时景而发。完说就送盆与⽩公。 ⽩公要逊杨芳,杨芳不肯,⽩公只得掷了,却是两个红。⽩公吃一杯,道说:“‘万绿丛中一点红’。”盖默喻红⽟之美。又吃了一杯,道说:“‘红紫不为以亵眼’。”又喻婚姻非等闲可求也。完说即送杨芳。 杨芳欲推吴翰林,吴翰林笑道说:“难道叫主人替客?”杨芳推辞不过,只得受了,因道说:“⽗执之前,小侄告饮一杯,不敢放肆。”吴翰林道:“岂有此理,自然要领教!”⽩公道:“通家之饮,何必太拘。”杨御史料推辞不过,只得道说:“倒如不从命吧。” 杨芳没奈何,立起⾝来一掷,却不凑巧,倒是三个红。左右斟上一杯,杨芳吃了,道说:“‘一⾊杏花红十里’。”⽩公心下暗想道:“然虽不惜时景,或者自道其少年志气,倒也使得。”第二杯,杨芳酒便吃了,店酒却费思量。假推未⼲,捱了会一,忽想起,道说:‘御⽔流红叶’。” 杨御史听了,自觉说得不雅,又不好说不好,又不好说好,只得微笑了一声。⽩公也不做声,转疑是杨芳有意求亲,放说此语,反不觉其窘而偶然撞着。 到了第三杯,杨芳实实没了酒底,只推辞吃不得,再三告免。吴翰林原自有心,那里肯听,⽩公又在傍帮劝,杨芳推不脫,只得拿起酒来,颠倒在《千家诗》上搜索。 杨御史初意,只道红字酒底容易,一两个也还说得来,不料掷了三个,见杨芳说不来着急,又不好替他说,要提醒他个一经书与唐诗的中,知他不晓得,只得在《千家诗》上想了一句,假做说闲话道:“如今朝廷多事,你我做侍臣的,月月随朝,淡月疏星,良不容易。倒如不
些那罢归林下的,甚是安闲。”此乃杨御史以“淡月疏星”一诗提醒杨芳,口中然虽说着,却以目视杨芳。⽩公与吴翰林一时解不出,因葫芦答道:“正是如此。” 杨芳见⽗亲以目看他,知是提醒,又闻“淡月疏星”“侍臣”之言,一时想起,満心欢喜。因将酒吃⼲,道说:“一朵红去捧⽟皇。”⽩公会过意来,转赞一声:“好!”杨芳见⽩公赞好,遂欣欣然将盆送与吴翰林。 吴翰林掷下,转是个一红,也吃了杯,道说:“‘酒⼊四肢红⽟软’。”令完了,吴翰林便斟一大杯送杨御史谢令。 杨御史接了酒,一面饮,一面着看杨芳,道说:“诗词一道,因是风雅,文人所不可少,然最于举业有妨,必功成名立乃可游心寄兴。似汝等小生后进,只宜专心经史,断不可因见看前辈名公渊博之妙,便思驰骛。此心一放,收敛便难。往往见了人家少年俊才而不成器者,多生此病痛也,最宜戒之。”因回顾⽩公道:“年兄你道小弟之言是否?”⽩公道:“年兄⾼论自是少年⻳鉴,然令郞天姿英迈,才学性成,又非年兄所限也。” 吴翰林见杨御史酒吃完了,就要送令与杨芳。杨御史见了慌忙立起⾝来道说:“要送令自是⽩年兄,然酒多了,且告少停。”⽩公亦立起⾝道说:“也罢,且从命散散,换过席再坐吧。” 吴翰林不敢強,遂邀三人过厅东个一小轩子里来闲步。这轩子虽不甚大,然图书四壁,花竹満阶,珠觉清幽,乃是吴翰林习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