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竹海生波  (第1/1页)
    第二十一章 竹海生波    离开宗门殿宇之后,    李又白便在广场上随意找到一位同门师兄,询问如何去山中采果。a    那位师兄虽有些诧异,但还是告诉他该如何去往山中。    李又白走下青云路,顺着那位师兄所指的方向,一路小跑。天山宗门的弟子都认得李又白,未曾拦他。    天山绝峰,虽灵气缠绕,却一路开阔,并无难行之路,    五香十色,花海升平,人间仙境不过如此。    李又白忍不住一边欣赏仙境,一边照着脑中的记忆,寻找需要的果物。    他万万不敢摘采不知的果物,万一吃坏了各派师尊的肚子,那就麻烦了。    在山中走了数百米,他忽然停下了脚步,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远处,    是一片漫无边际的竹林,四周青山环抱,湖水常年清澈如镜,水在峦间绕,峰在镜中观,宛如让人置身一片青色海洋一般。    竹海层峦叠嶂,沟壑幽深,青竹遍布,绿狼起伏,溪水欢腾,淙淙流淌,烟变幻,气象万千,漫步竹间,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美的享受。    “天山竟有此等绝美的地方?”望着眼前的竹海,李又白忍不住惊叹起来。    越往越走,李又白便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郁闷感,身体上下也不对劲,体内的气血开始翻滚不停。    “难道是昨晚修炼所致?”李又白一惊,不敢迟疑,就地坐下,意守丹田,他赶紧吞下一颗三清丸,三清丸用内伤和气血逆行有奇效,可这一次,三清丸似乎也不见效。    “不对,心里头更难受了,气血翻滚的也更加强烈。”一刻之后,李又白依然压不住心血的翻滚,体内似乎有什么东西蠢蠢欲动。    猛然间,一道绿光在李又白右手手心一闪而过,    李又白一惊。    “罚仙竹?”    那没入李又白体内多时的竹子,此刻,居然从他手心中露出一节来。    李又白再看四周,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    四周的上千根翠竹竟朝他弯了下来,重重叠叠如同波狼一般壮观。    此刻,李又白体内气血不但停止了翻腾,而且还有一种畅快的感觉,竹海中的灵气快速进入李又白的手心,原来难受的感觉统统消失的无影无踪,丹田之气居然平稳旋转起来。    “不是吧?此物还能号令其他竹子?还能吸收灵气?”李又白是又惊又喜,却还是有些不信,心念一动,唤了声:“起!”    呼呼~!    顿时,    他四周的翠竹纷纷直立,一波竹狼远远散去。    “哈哈!”李又白狂喜两声,又道:“下!”    一上一下,李又白又叫了数次,这些翠竹听话的不得了。    每当翠竹垂下,灵气涌来,抬起,一切正常。    “可也不能老这样吧!试着把它收回去。”李又白口中试着念道:“收收收!”    罚仙竹果然给了他几分薄面,慢慢没入他手心之中。    “出来!出来!”李又白玩心大起,又试着唤出罚仙竹,这次罚仙竹也听话,一点点从他手心透了出来,不过,还是只出来一小节。    对李又白来说,可是重大发现。    之前,他也试过用真气唤出这跟罚仙竹,一点反应都没有。    “呼~!想不到竟要在这种地方才行。”李又白顿然领悟,看着自己的手心,又有些发呆,过了半刻,他才仰望天空,口中说道:“虚竹前辈,不是我李又白贪心,只是恩师之仇未报,还需要此物协助,等他日李又白修炼功成之日,定将此物归还天山派。”    心中还惦记着采果一事,李又白不敢停留,起身就准备原路返回,待无事之时,再来此好好研究一番。    他刚一抬脚,却听见    “是何人在此兴风作狼,扰我师傅清修?”    嗯?    李又白一愣,回头一看,只见从竹海深处走出来一个小和尚,十四五岁的模样,不是很友善地看着自己。    “是你吗?”    李又白微微笑了笑,摇摇头。“不知这位师兄所指何事?”    小和尚挠了挠光溜的脑袋,上下打量了李又白一番,口中喃喃自语道:“怪事!师傅说此处有人吸走了大半的灵气难道师傅错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师傅岂能有错?”    看来要专心修炼,非得夜深人静才行。    李又白心中偷笑一声,岔开话题:“师兄,是玄心佛宗的人吧?”    李又白这些年对四派也有所了解。    玄心佛宗,位于西沙群山之中,是五派之中唯一的佛法之门,以佛法修炼,渡化世人,坐地成佛,    世人口中所指的地仙者,无疑就是佛门中人。    玄心佛宗的门人是五派中最少的,但,门下弟子的实力却高于其他四派。    因为其弟子修炼比其他门派更为清苦,一入佛门四大皆空,每日除了念经,便是修炼,十年如一日。    听见李又白问道,小和尚变得有些尴尬,想想先前那般口气,似乎不太礼貌,于是,他双手合十,点头道:“这位施主,我也不比你年长,你叫我祢沙即可。”    “在下天山五代弟子李又白。”李又白也礼貌地回敬道。“祢沙师兄,如果你没有其他吩咐,我便要离开了。”    “不敢!不敢!施主请。”    李又白一笑,拎起布袋赶快离去。    竹海之内,    一块白石之上坐着一个老和尚,    祢沙小心翼翼走进老和尚,双手合十,说道:“师傅,外面没有其他人,只有一个天山派的五代弟子。”    五代弟子?    坐在石头上的老和尚,白眉长耳,头顶都长着了皱纹,不知有多少年岁,只见他双眼慢慢睁开,望着竹海缓缓说道:“一念动,万竹应,上罚天,下惩地。呵呵!”    一笑之后,老和尚从白石上下来。“走吧!徒儿,跟为师去见见各派师尊。”    师傅向来不喜欢热闹的地方,怎么突然就变了?一念动,万竹应,上罚天,下惩地,难道师父又领悟到什么法理?    小祢沙挠了挠光头,很不解地跟在老和尚身后,朝玄青殿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