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第1/2页)
    第二十章    赵学安不知从何说起,沉吟了一会儿,突然问道:“娘娘,您认识将军多久了?”    “好些年了。”皇后想了一下。“他十九岁那年立了战功,范老将军将他带进宫里面见皇上,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    赵学安思忖了一下,又问:“娘娘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皇后虽觉得她的问题有些奇怪,但仍答道:“盛将军无疑是个对君尽忠,对弟兄重义,有情有义,耿介正直之人。他是条铁铮铮的汉子,正如其名。”    听了皇后对他的评语,赵学安的心里终于稍微踏实了一点。看来,他在别人眼中,正如她所看见的那样。    既然如此,尹泉书口中的他,又是怎么一回事?    “娘娘,能跟臣妾说说将军的事吗?”    “怎么你不自己问他呢?”    “尴尬,别扭。”赵学安轻描淡写地道。    皇后蹙眉笑叹“果然是年轻姑娘,脸皮薄…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都好。”    皇后歪着头,想了一下才道:“将军他爹娘相继死于一场瘟疫,他离开村子四处为家,后来从了军。他十分忠勇,又具谋略,在范老将军麾下立了战功,受到皇上的赏识及重用,年纪轻轻便得了骠骑将军的封号。”    这些事她都知道,她想知道的是她不知道的事情。    “在娘娘眼里,将军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吗?”皇后一笑。“他这人率直耿介,独来独往,既不与人结怨,也不与人结党,遇到不平之事,勇于出头,却又不居功。”    赵学安相信皇后识人的功力,可她想知道得更多、更多,多到足以让她消除对他的疑虑及不安。    “娘娘从何处判定他的为人?”    “嗯,有件事…”皇后顿了顿。“这事发生后,少有人提起。”    “何事?”赵学安好似找到了点蛛丝马迹,急问。    “两年多前,将军回京受封,碰巧撞见当时在侍事处任官的尹信秀非礼一名宫女,将军仗义制止,不料尹信秀却恼羞成怒的反击,你也知道将军武功高强,尹信秀自然挨了他一顿教训。”    赵学安是第一次听闻这件,着实难掩吃惊。原来盛铁军曾跟尹信秀有过过节,难怪尹信秀一提起他会这般咬牙切齿。    “事后,尹信秀向相国公告状,相国公就在皇上跟前告了将军一状,幸好佟喜找到那名宫女,还了将军清白。”皇后续道:“皇上就此事训斥了相国公一顿,也免了尹信秀的官职,之后好一段时日,相国公见了将军都犹如陌生人般。”    “他们因此交恶了吗?”她急问。    “那倒没有。”皇后轻笑道:“将军是个不擅记恨的人,事情过了就过了,再说相国公后来也主动示好,两人并无嫌隙。只不过尹信秀一直以来都是相国公的遗憾,他不学无术,无所事事,要不是当初相国公涎着脸找人帮忙,他也进不了侍事处。”    听到这儿,赵学安突然豁然开朗。    盛铁军确实为人厚道,可尹泉书似乎并不如他自己所表现出来的是个温善的长辈,毕竟两造说法相对照,尹泉书的心态着实可议。    突然之间,她觉得尹泉书是个可怕之人,其城府心机之深,实难想象。    也许他从未与盛铁军尽弃前嫌,也许他一直处心积虑想报这老鼠冤,也许辛悦是他送到盛铁军身边的一只棋,只为…    天啊,想到这儿,她不禁头皮发麻,背脊一凉。    她得快点让盛铁军知道辛悦跟尹泉书的关系,好教他有所提防。    皇后见她出神,表情又十分凝肃,疑惑地问:“你在想什么?”    赵学安摇摇头,笑叹“没什么,臣妾只是在想,臣妾真是嫁了个好丈夫。”    闻言,皇后嫣然一笑。“确实。所以啊,快给将军生个娃儿吧!”    赵学安一离开皇宫,便遇上尹泉书的马车。    尹泉书让随从拦下她,并邀她到相国府坐坐。    她虽急着想回家将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盛铁军,又不好拒绝尹泉书,于是便答应前往。    来到相国府,尹泉书引着她来到书斋,并支开了所有下人。    赵学安心有不安,探问道:“义父,是不是有什么要事…”    “悦儿。”未待她说完,尹泉书便一脸凝重的打断她“义父问你一件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