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4页)
    第二章    此刻乐陵公冯邈很烦。    烦得只能在书房里走来走去,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外面的奴仆眼见已过了晚膳时分,却没人敢上前敲门请他出来用膳。    从一早退朝之后,冯邈一回到家便关在书房,直至现在还不出来。    他为什么这么烦恼?正是因为李灿上书奏请迁都邺城所引起的争议。    今早上朝,康王上呈了由中书舍人李灿所书之迁都邺城的千言奏章。    李灿的迁都之议在朝廷上引起一阵哗然。    一时之间,朝中大臣不是纷纷上奏表示赞成或反对立场,要不就是在一旁窃窃私语。朝廷庙堂庄严之所,顿时间却犹如街坊里巷的嘈杂市场。    中书令高允见朝中已成对峙之势,便上言道:    “既然朝中大臣对于迁都之议众说纷纭,臣以为迁都确是兹事体大,应该广纳意见,从长计议并审慎规画。无需此时立刻决定。”    皇上沉吟片刻,决定接受高允的提议,稍后再议。    冯邈从宫中回到家中之际,对于今早的迁都之议仍大感烦忧。    身为一个在北魏任官的汉人,冯邈一向小心翼翼。    他深刻地了解到,这是个以鲜卑族立国的国家,但是鲜卑人尚武的性格与汉人的文治性格大不相同;因此不论是在国政、外交等重大事物上头,或是语言、生活习惯等日常小事,因为两个民族的性格歧异而产生的纷扰从未间断过。    李灿的迁都之议固然着眼于北魏的南北经略问题,但以目前朝中隐然成形的胡汉对立情况,这样的建言却很容易引发政治联想。排汉集团正好借由鲜卑贵族久居平城的情感,以打击融汉集团的声望,进而令主张鲜卑正统的人士一个更积极反对胡汉融合的理由。    胡汉对立的问题一旦扩散恶化,不仅累及众多百姓,连在朝为官的冯邈都担心自己的命运未卜。    ? ? ?    冯迦陵一跨进府便听见下人们的窃窃私语,说老爷已经在书房里待了一整天,不吃不喝的。    她连忙来到冯邈的书房,轻轻敲了门,没等回应便径自打开房门进去。    “爹爹为何心烦啊?”    冯邈边踱步边心烦之际,冷不防从旁边冒出一个清盈的女声,着实吓了他一下。    “迦陵,干什么在这里鬼鬼祟祟地吓人!?”    他转身一见来人,一股气便忍不住从脑门升起,大声地吼了出来。    “我没有吓人啊!人家有敲门的。我是过来请您出去用晚膳的…”    冯迦陵小心翼翼地看了冯邈一眼,发现他神情严肃、眉心紧皱。    “究竟是什么事情令爹爹您如此心烦?”冒着挨骂的危险,她还是忍不住地继续追问下去。    “唉!说了你也不懂!”    虽然心里明白女孩家怎会理解朝政大事,但冯邈还是忍不住叨叨絮絮地抒发自己心中的烦忧。    “还不是那李灿提了啥迁都建言,说什么要迁都邺城,惹得现在朝中人心惶惶…”    冯迦陵沉吟了一会,出人意表地下了一个评论。    “迁都邺城啊?这个提议倒是有些道理!”    “怎么?你倒是能明白李灿的理路?”冯邈没想到她竟然能理会,一时间倒忘了自己的心烦,忍不住好奇问道。    “很简单喽!迁都邺城为的正是南向经略,一统中原。”冯迦陵肯定地说。    “怎说?”冯邈略带兴味地问道。    冯迦陵略微解释了自己的见解。    迁都邺城既有利于北魏继续向南方攻略,同时还可以兼顾对北方外患的防御。而平城发展至今也暴露出其格局上的局促受限,相较之下,邺城的宫殿更显得恢弘壮阔。    “爹爹,李灿是这个意思么?”解释完之后,冯迦陵转而询问父亲的看法。    “没错,他奏章里面正是这个意见!”冯邈暗自惊异。真不能小觑这女孩儿!    “这个建议听起来并不坏啊!为何惹得爹爹如此心烦,禁闭在书房内烦恼呢?”    既然是一个有利国家大政的计划,为何会令爹爹这么苦恼呢?冯迦陵实在搞不懂。    “一个可行的政策除了经略布局之外,还需考虑到人心之向背。以现在朝中胡汉对立的局势,虽然迁都邺城之议立意甚佳,但是在立场各自不同的朝官贵族心中,这样的提议却会被渲染上‘亲汉离胡’的色彩。”冯邈语重心长地向这个不懂政治的孩子说明他的忧心。    “迦陵不懂。难道朝官贵族们只想偏安北国,不想南向经略么?”    冯迦陵只觉得不可思议,难道治国不就是找一条最笔直的大道?    “这便是政治啊!迦陵。”    冯邈拍拍她的头,缓步迈出了书房。从身后望去,她依稀还见到爹爹摇头叹息的样子。    ? ? ?    说实话,冯迦陵并不在意朝廷内的胡汉对立、派系斗争,她只挂念无故失踪的堂兄冯聪。    距离冯熙前来告知她冯聪失踪的消息,至今已过了七日。在这段期间,冯熙每日遣人来告知她关于查访冯聪的消息,但是日复一日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没有人曾经见过这样一位贵公子。    冯迦陵心里感到益发焦急。她有预感聪哥哥的失踪是有危险的,必须快点找到他才行;但是要如何才能找到聪哥哥呢?    突然,她心念一动,想起了康王与护戎中郎将。    或许应该从这两位王爷公子身上着手查访…这样的念头令冯迦陵精神一振,仿佛在大雾之中见到远处的灯火,即便仍看不清楚目标,却依稀可以抓住方向。    ? ? ?    康王回想着初次见面的冯迦陵…像她那样的女子,很难不让人对她印象深刻。    她仅仅梳着寻常可见的双丫髻,发梢也没有任何世族女性常用的饰品,嫩白的脸上甚至是完全不施粉黛,但却散发出一股迷人的气息。    白净的瓜子脸、细长的柳叶眉,在不言不语不笑之时,一张素颜令人感觉冷漠;然而一旦开始说话,那素净脸上的丰富表情,便有股说不出来的娇媚神态,令人十分着迷。    以她的容貌,只要她愿意,的确可以令世间男子为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她的冷漠与娇媚,看起来是那么地恰当且迷人,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感觉——这不过是一个善于媚惑人心的狐媚女子的伎俩。    但康王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冯迦陵给他的感觉,跟市井传闻的耳语不仅没有交集,更是天差地别…    他们的谈话,没有温香暖烟,没有莺声燕语,没有欲迎还拒,也没有含羞带怯…她是那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